邁克爾·波特在行業競爭五力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了行業競爭結構分析模型,從而可以使管理者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分析行業競爭結構和競爭狀況,以達到以下兩個目的:
1、 分析確定五力中影響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2、 企業高層管理者從與這一集團因素相關的各因素中找出需要立即對付或處理的威脅,以便及時采取行動。
波特行業競爭結構分析模型的應用方法
行業競爭結構分析就是一種可以幫助企業解決這一問題的工具之一,行業競爭結構分析模型,它是一個統計表格,表格的左邊是五種競爭力量及其各自包括的若干內容的陳述,右邊是對這些陳述的態度,企業決策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態度打分。堅決同意: 1 分,一般同意: 2 分,不同意也不反對: 3 分,一般反對: 4 分,堅決反對: 5 分。
涉及任何產業內競爭的各種基本活動有五種類型
進料后勤:與接收、存儲和分配相關聯的各種活動,如原材料搬運、倉儲、庫存控制、車輛調度和向供應商退貨。
生產作業:與將投入轉化為最終產品形式相關的各種活動,如機械加工、包裝、組裝、設備維護、檢測等。
發貨后勤:與集中、存儲和將產品發送給買方有關的各種活動,如產成品庫存管理、原材料搬運、送貨車輛調度等。
銷售:與提供買方購買產品的方式和引導它們進行購買相關的各種活動,如廣告、促銷、銷售隊伍、 渠道建設 等。
服務:與提供服務以增加或保持產品價值有關的各種活動,如安裝、維修、培訓、零部件供應等。
在任何產業內所涉及的各種支持性活動可以被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采購與物料管理:指購買用于企業價值鏈各種投入的活動,采購既包括企業生產原料的采購,也包括支持性活動相關的購買行為,如研發設備的購買等;另外亦包含物料的的管理作業。
研究與開發:每項價值活動都包含著技術成分,無論是技術訣竅、程序,還是在工藝設備中所體現出來的技術。
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各種涉及所有類型人員的招聘、雇傭、培訓、開發和報酬等各種活動。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對基本和支持性活動起到輔助作用,而且支撐著整個價值鏈。
企業基礎制度:企業基礎制度支撐了企業的價值鏈條。如:會計制度、行政流程 .. 等
對于企業價值鏈進行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公司運行的哪個環節可以提高客戶價值或降低生產成本。